(相关资料图)
“泥炭地在若尔盖湿地保护以及对调节气候、碳释放、碳吸收等方面的重要性。”
“若尔盖湿地与我的家乡威尔士湿地有多类似的地方,在湿地的恢复方面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以科学考察成果为基础,最终得出符合性评价。”
6月28日,首届若尔盖湿地草原保护暨生物多样性研讨会在阿坝州若尔盖县黄河九曲第一湾举行。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相关行业机构的专家学者们走进湿地,通过面对面研讨,现场圆桌会议等方式,从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为若尔盖湿地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建立国家公园实际上是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一个更加合理的体制、机制架构下,确定合理的范围,使我们的人与自然能够在一个更加合理的空间范围内达到和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表示,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也需要借鉴先进的国外经验和最新技术的运用,研讨交流正是搭建了一个窗口和平台。
“肉眼可见的,若尔盖湿地草场过去二十年得到了优良的恢复,另外当地在旅游、自然教育、草畜平衡都做得很好。”二十年前就到过若尔盖的全球环境中心湿地专家费扎尔·帕瑞斯(Faizal Parish)再次到若尔盖后竖起大拇指。他表示,希望若尔盖未来多和周边地区以及其它国家的专家合作,共同守护好这片湿地。
研讨会上,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阿坝县漫泽塘湿地自然保护区共同签订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备忘录,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在若尔盖湿地草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攻关与支撑、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近年来,若尔盖县深入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示范等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共抓大保护、同推大治理、共同守护湿地万物生灵的格局初步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百鸟飞的高原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若尔盖县委书记刘飞表示,若尔盖县一定牢记嘱托,与全社会一起守护好这片最美湿地。